找到相关内容414篇,用时2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当代南传佛教大师(三)

    涤清、坚定和有用的心,他在心注视心,当心有贪时他知道心有贪;当心贪时,他知道心贪;当心有嗔时,他知道心有;当心嗔时,他知道心。他知道何时贪和嗔生起,并保持正念于它们,如此就不会产生更多的贪...可以完全自烦恼解脱出来。  苦的止熄  对物质、感受与概念的黏着一旦消除,就不再是世界的奴隶;以前受到贪、、痴干扰的情形不再发生,开始成为纯净,染的人。自贪爱世界中突破,可达到纯净、自然的状况;...

    杰克·康菲尔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83042093.html
  • 略谈庄子无为说与慧能禅宗三无论

    上下长短,亦喜,是无非,恶,有头尾”(宗宝本《坛经.般若品》)。  庄子也是极力强调要打破一切相对价值判断、分别。庄子云:“彼出于是,是亦因彼。彼是方生之说也,虽然,方生方死,方死方生...三无(念、住、无相),就在工夫论和理想境界上,也具有非常类似的关系,但是又有显然不同之处。严密来言,庄子无为之境界乃对境有所执著,此处反而更接近乎看心看境之北宗有相禅,而不同乎慧能无相禅;至慧能...

    元钟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60542617.html
  • 禅宗“自性清净”说之意趣

    若生善,还接之令生;若断三不善根者,断则永不生,最胜息故,名永离者。”〔19〕   文中的三不善根即是通常所谓的贪、、痴三毒,而三善根则是指对治三不善根的贪善根、善根和痴善根三...小乘禅、大乘禅和最上乘禅。在这五等禅中,宗密最为推尊的是最上乘禅,亦即达磨所传之禅,中国禅宗所传之禅。对此最上乘禅之要旨,宗密概述说:   “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,元烦恼,无漏智性本自具足...

    楼宇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62842644.html
  • 从入世的生活说到佛教出世的生活

    这种的生活,不是菩萨住行道的榜样吗?   有的人,一点点名利放不下,他就生活在名利里,名利去了,他就无法安住了;有的人,一点点感情放不下,他就生活在感情里,感情变了,他就无法承受了。有住的...语录谈禅师超然物外的悟道生活   三.从般若经谈菩萨住而住的行道生活   四.从诸经律典中谈佛陀解脱果位的证道生活   各位法师、各位护法居士:   今天讲的是题目是‘从入世的生活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12042768.html
  • 倓虚大师自述:影尘回忆录(下册)E

    双眼,超然物表,爱憎法中,舍;顺逆缘内,;兴群利于当年,垂名教于后世,此则□于 倓虚上人见之, 上人天性颖慧,早年好道,先是居家,半生潦倒,盖天降大任于人,必先苦其心志,因缘时会,一若...庄卫道上,砂石凸凹,峻□盘曲,不觉履底已穿,脱落难著。即双弃跣足,行数十里,至晚歇宿,足肿踝,犹如火炙锥刺。中夜思之,身无一钱,此是孤庵野径,又化处,不能久栖,明早必趣前途。想世人为贪功名富贵,尚耐...

    倓虚大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20242810.html
  • 铃木大拙著:禅学随笔(一)

     本性是佛,离性别佛。   何名摩诃?摩诃是大,心量广大,犹如虚空,有边畔,亦方圆大小,亦非青黄赤白,亦上下长短,亦喜,是无非,恶,有头尾。   诸佛刹土,尽同虚空。世人...utpala)奉于佛陀,俯身在地,求佛说法以惠有情众生。佛陀升座拈花示于诸佛人天之前;有应者;唯大迦叶尊者,破颜微笑。于此,佛陀对众曰:“我有得见妙法之眼,即是涅槃,是心,是实有与非实有...

    铃木大拙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21942830.html
  • 海涛法师:修行笔记(三)

    分开的自我。  ◎人们一旦领悟到二元对立的消失以及空性,是深挚的爱将由甚深的智慧中流露,并毫不犹豫地展现他的慈悲于世间。  ◎精神修炼是一种很单纯的心灵培育的功夫,它使我们的内心贪、痴,或者...不择一切怨亲之相,名般若波罗蜜。(优婆塞戒经)  ◎受佛五戒者,是福德之人,所畏避。……戒行之德,福应自然,天神拥护,感动十方。(阿难问事佛吉凶经)  ◎善男子!受自命者,则不杀生,爱自财者不盗他物...

    海涛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24642861.html
  • 学佛是怎么一回事

    善事、自利利人的依据——信、惭、愧、贪、痴、精进、轻安、不放逸、行舍、不害;有六个是“根本烦恼心所”,是一切烦恼的总根——贪、、痴、慢、疑、恶见;有二十个是“随烦恼心所”,是随根本烦恼而起...忠职,要慎言、择交。勤息贪、、痴、慢,戒除杀、盗、淫(邪淫)、妄(妄语)。 二、要存心诚厚。常常悲悯、敬爱和协助众生,因为一切众生同具心性,他人受诸苦恼时,正与我受诸苦恼时的苦,别,易地...

    徐恒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60243102.html
  • 菩萨慈悲利他之探讨

    卷十四云:   慈与悲虽同为嗔性,但以四义不同而二分,一以功能不同,故悲能拔苦,慈能与乐;二以治患不同,故悲止害觉,慈息贪欲,又悲能除微细之,慈能遣粗重之;三以境界不同,故悲心多缘苦众生而起,慈缘乐众生而起;四以得报不同,故悲得空处,慈生遍净。[4]   由上段文可知,慈与悲虽是同属一个的属性,但是依两者的作用上来说就有所不同。一者功能之不同,二者对治烦恼的过患之不同,三者缘受苦或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294743952.html
  • 论佛教的认识路线——从认知科学谈起

    谓除受想诸余心法及心不相应行。云何名为诸余心法。谓彼诸法与心相应。彼复云何。谓触、作意、受、想、思、欲、胜解、念、三摩地、慧、信、惭、愧、贪善根、善根、痴善根、精进、轻安、不放逸、舍、不害、贪、、慢、无明、见、疑、忿、恨、覆、恼、嫉、悭、诳、谄、骄、害、惭、无愧、昏沉、掉举、不信、懈怠、放逸、忘念、散乱、不正知、恶作、睡眠、寻、伺。是诸心法。五是遍行。五是别境。十一是善。六是烦恼。余是...

    杨新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35544510.html